首页 > 知识精选 >

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了哪些意象(杨花落尽子规啼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发布时间:2023-11-26 12:40:25来源:

大家好,小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了哪些意象,杨花落尽子规啼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哀伤惆怅的气氛。

2、杨花落尽子规啼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3、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

4、“杨花落尽子规啼”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5、杨花落尽子规啼的原诗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唐代,李白

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译文

11、树上柳絮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12、我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

13、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14、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典故

16、版本之一是“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是指柳絮。子规,杜鹃鸟。柳絮飘完了、杜鹃鸟啼叫都是在暮春,这句话点明诗人在春末时听到了朋友被贬谪的消息后写下此诗。除了点明时间,杨花和子规还有独特的含义。

17、杨花,在诗中常代表离散的意象,如苏轼就有一句词是“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子规用的是子规啼血的典故。相传,春秋时蜀国的皇帝望帝杜宇在失国之后悲伤而死变成了杜鹃鸟。

18、它的叫声非常凄厉,据说能啼出鲜血。因此,提到子规,表达的感情是悲哀的。这句诗可谓一箭双雕。既用杨花、杜鹃鸟这两种应时的物候表明了时间,又烘托出作者的感情。

19、版本之二是“扬州花落子规啼”。扬州,说明诗人写诗时身处扬州。支持“扬州花落”的学者中有人认为,第四句“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明月”也是扬州特色。古人认为,扬州的月色格外明亮,有一种说法是“天下明月三分,扬州得其二分”。

20、李白也许想从扬州去江宁看望王昌龄,动身前才知道王昌龄已经被贬谪去夜郎。也许仅是从其他朋友传来了消息。总之,李白得到消息时,王昌龄已经在去龙标的路上了,“闻道龙标过五溪”。

21、王昌龄被贬到龙标(今湖南怀化一带)。龙标当时是偏远地带,历史上曾被称为“五溪之地”(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王昌龄去了龙标后,也写过“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的诗句。

22、“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话句意直白,情真意切。李白很喜欢写月亮,他的诗中不乏各种情态的月亮,月亮是李白的良伴佳友,李白将自己的种种心情都能向月亮抒发。

23、李白爱写月亮,除了月亮的意象飘逸浪漫、恒久绵长、普照天下,可能还与他好饮酒有关。饮酒容易晚起晚睡,所以夜晚成了他才思横溢的时段。

24、第四句“随君直到夜郎西”也有两个版本,另一个是“随风直到夜郎西”。唐初,在龙标设立夜郎县。采用“随君”的说法比较多,毕竟月光不会随风走,风也不会一直吹到夜郎,而“随君”则更符合诗意——诗人将对朋友的牵挂托付给月光,月光能同时照到朋友身上,也就将问候带到了。

25、如此温柔敦厚的情谊却只能在诗篇中表达,李白和王昌龄再没有机会会面。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大赦天下,王昌龄离开龙标,被委任淮南。赴任路上,遭闾丘晓杀害。李白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报国心切,投靠了永王,被判“加役流”去了夜郎,次年遇赦。数年后辞世,情形、年代皆不详。

26、晚唐时,许棠在王昌龄雅集的琉璃堂内谈诗会友,在场的诗人张乔赋诗一首,“琉璃堂里当时客,久绝吟声继后尘。百四十年庭树老,如今重得见诗人。”隔着百余年的时光,琉璃堂再现了雅集。不知王昌龄、李白的不朽诗魂是否能看到,并会心微笑。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