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白矮星压力模式脉动现实的理论支持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CAS)的研究人员对一颗质量极低的白矮星(WD)进行了详细的星震分析,该白矮星表现出可疑的压力模式(p模式)脉动。它们不仅可以检测WD内部的丰度分布,还可以为p模式的现实提供理论支持。
该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已经发现一些WD表现出脉动。一种脉动是高频的p模式,另一种是低频的重力模式(g模式)。
WD上的p模式脉动周期通常在几秒钟或更短的范围内,这使得检测这些脉动成为一个挑战。然而,对于低质量WD,p模脉动的周期可以长达100秒,并且具有可观察到的振幅。
SDSS J111215.82+111745.0是一款质量极低的WD。在这颗恒星上检测到了两次短周期脉动,107.56秒和134.275秒。如果这两个疑似p模脉动的真实性得到证实,它们将是WD上观察到的第一个p模脉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建模和分析为确认这些可疑的p模脉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他们为SDSS J111215.82 + 111745.0进行了详细的星震建模,其中将氢丰度曲线作为变量。他们考虑了整套七个脉动周期(两个p模式和五个g模式),并将它们与模型的特征频率拟合在一起。
两种可疑的p模在最佳拟合模型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示。他们发现了一个p模脉动的模型,其p模脉动与SDSS J111215.82+111745.0上观察到的周期一致,这为两种p模脉动的现实提供了理论支持。
此外,主要参数M = 0.1650 ± 0.0137太阳质量和Teff = 9750 ± 560 K,以及这颗恒星的化学剖面都是从最佳拟合模型中确定的。
从他们的模型中确定的恒星参数与光谱学和其他星震分析的结果非常一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