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听语误饭的翻译怎么写(古文听语误饭的翻译)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编田甜,关于古文听语误饭的翻译怎么写,古文听语误饭的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田甜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全文翻译:陈太丘家简贫无仆役,有客人来了,太丘和他们作彻夜畅谈,命大儿子元方二儿子季方去给客人煮饭。
2、小兄弟两个把米放到锅里,就去听大人们谈讲,听到入神,竟忘记了继续捞米蒸饭,将本来要做的干米饭煮成了稀粥。
3、太丘来问,就老老实实地回答,只顾着听大人们谈讲了。
4、太丘于是问他们:“那你们说说,都听到什么了?”两兄弟很快将所得到的感受全部复述了一回,要点中心全都记得清清楚楚,太丘听了非常满意,就说:“稀粥就稀粥吧,何必非得是蒸饭呢?”原文内容: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5、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6、炊忘箸箅,饭落釜中。
7、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8、”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9、”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10、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背景资料本文出自《世说新语·蒸饭成粥》。
11、《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12、又名《世说》。
13、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14、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15、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16、在《世说新语》的三卷三十六门中,上卷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这十三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17、《世说新语》的编纂成书固然与刘宋家族对魏晋风流的喜好和社会各层人士对魏晋风流的追慕有关,然而刘义庆之所以对魏晋士人情有独钟化大气力与其门客共襄盛举还有他个人身世的内在原因。
18、《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
19、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20、《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21、此作品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不仅使它保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言名句,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22、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的小说发展影响尤其大。
23、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计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
24、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25、《唐语林》《续世说》《何氏语林》《今世说》《明语林》等都是仿《世说新语》之作,称之“世说体”。
26、一说晏殊删并《世说新语》。
27、《世说新语》成书以后,刘孝标等人皆为之作注,今仅存刘孝标的注本。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