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内功心法图解(内功心法图解)
关于易筋经内功心法图解,内功心法图解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少林易筋经】 少林易筋经是一种健身目的十分明确的武术套路。
2、“易“的含义即变易、活动、改变,引伸为增强之义;“筋“指筋脉、肌肉、筋骨;“经“为方法。
3、因此,“易筋经“从字面上理解即活动筋骨,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
4、实际上,它更是一种十分经典的气功功法。
5、各位可从下面所转载的练法中仔细体会。
6、 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
7、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8、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 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
9、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 次。
10、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剑,心澄貌亦恭。
11、 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12、反复进行8-20 次。
13、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14、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 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
15、舌舐上腭,鼻息调匀。
16、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
17、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
18、反复 8-20 次。
19、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
20、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21、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22、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 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身向下沉,右虚步。
23、右手高举伸直,掌心向下,头微右斜,双目仰视右手心;左臂曲肘,自然置于背后。
24、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全身放松,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
25、连续5-10 次。
26、 诀曰: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
27、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回收左右侔。
28、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 右脚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
29、右手握拳,举至前上方,双目观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后。
30、吸气时,两拳紧握内收,右拳收至右肩,左拳垂至背后;呼气时,两拳两臂放松还原为本势预备动作。
31、再身体后转,成左弓步,左右手交替进行。
32、随呼吸反复5-10 次。
33、 诀曰:两腿后伸前屈,小腹运气放松;用力在于两膀,观原须注双瞳。
34、 第六势:出爪亮翅势 两脚开立,两臂前平举,立掌,掌心向前,十指用力分开,虎口相对,两眼怒目平视前方,随势脚跟提起,以两脚尖支持体重。
35、再两掌缓缓分开,上肢成一字样平举,立掌,掌心向外,随势脚跟着地。
36、吸气时,两掌用暗劲伸探,手指向后翘;呼气时,臂掌放松。
37、连续8-12 次。
38、 诀曰: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39、 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 脚尖相衔,足跟分离成八字形;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
40、左手屈肘经下往后,成勾手置于身后,指尖向上;右手由肩上屈肘后伸,拉住左手指,使右手成抱颈状。
41、足趾抓地,身体前倾,如拔刀一样。
42、吸气时,双手用力拉紧,呼气时放松。
43、左右交换。
44、反复5-10 次。
45、 诀曰:侧首弯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46、 第八势:三盘落地势 左脚向左横跨一步,屈膝下蹲成马步。
47、上体挺直,两手叉腰,再屈肘翻掌向上,小臂平举如托重物状;稍停片刻,两手翻掌向下,小臂伸直放松,如放下重物状。
48、动作随呼吸进行,吸气时,如托物状:呼气时,如放物状,反复5-10 次。
49、收功时,两脚徐徐伸直,左脚收回,两足并拢,成直立状。
50、 诀曰: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拿;两掌翻齐起,千斤重有加;瞪目兼闭口,起立足无斜。
51、 第九势:青龙探爪势 两脚开立,两手成仰拳护腰。
52、右手向左前方伸探,五指捏成勾手,上体左转。
53、腰部自左至右转动,右手亦随之自左至右水平划圈,手划至前上方时,上体前倾,同时呼气:划至身体左侧时,上体伸直,同时吸气。
54、左右交换,动作相反。
55、连续5-10 次。
56、 诀曰: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掌气平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平注,息调心谧。
57、 第十势:卧虎扑食势 右脚向右跨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右弓左仆腿势;上体前倾,双手撑地,头微抬起,目注前下方。
58、吸气时,同时两臂伸直,上体抬高并尽量前探,重心前移;呼气时,同时屈肘,胸部下落,上体后收,重心后移,蓄势待发。
59、如此反复,随呼吸而两臂屈伸,上体起伏,前探后收,如猛虎扑食。
60、动作连续5-10 次后,换左弓右仆脚势进行,动作如前。
61、 诀曰: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腿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
62、 第十一势:打躬势 两脚开立,脚尖内扣。
63、双手仰掌缓缓向左右而上,用力合抱头后部,手指弹敲小脑后片刻。
64、配合呼吸做屈体动作;吸气时,身体挺直,目向前视,头如顶物;呼气时,直膝俯身弯腰,两手用力使头探于膝间作打躬状,勿使脚跟离地。
65、根据体力反复8-20 次。
66、 诀曰: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头惟探胯下,口更齿牙关;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67、 第十二势:工尾势 两腿开立,双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至头顶,目视掌而移,身立正直,勿挺胸凸腹;十指交叉,旋腕反掌上托,掌以向上,仰身,腰向后弯,目上视;然后上体前屈,双臂下垂,推掌至地,昂首瞪目。
68、呼气时,屈体下弯,脚跟稍微离地;吸气时,上身立起,脚跟着地;如此反复21次。
69、收功:直立,两臂左右侧举,屈伸7次。
70、 诀曰: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头,凝神一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维备。
71、 总考诀曰:总考其法,图成十二。
72、谁实贻诸,五代之季。
73、达摩西来,传少林寺。
74、有宋岳候,更为鉴识。
75、却病延年,功无与类。
76、 健康指导 易筋经气感强,收效快,尤其是内外兼修,身心同养,性命双修,具有御邪疗疾,延年益寿,开发潜能的功效。
77、从中医研究的角度看,易筋经以中医经络走向和气血运行来指导气息的升降,在身体曲折旋转和手足推挽开合过程中,人体气血流通,关窍通利,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
78、而按现代医学观点来看,修习易筋经,会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强,从而改善人体的内脏功能,推迟衰老。
79、 易筋经运动量较大,动作难度较高,因此,全套运动只适宜于体质较好的青壮年慢性病患者。
80、体质较弱者,可量力而行,有选择地操练其中几势或减少每势操练次数。
81、心脑血管和哮喘病发作期间忌用。
82、 四、翻译后的易筋经全文 总论 [编辑本段] 译曰,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
83、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
84、无碍无障,始可入定出定矣。
85、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
86、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
87、 其洗髓之说,谓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脏腑肢骸悉为滓秽所染,必洗涤净尽,无一毫之瑕障,方可步超凡八圣之门,不由此则进道无基。
88、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内;易筋者,欲坚其外。
89、如果能内清静、外坚固,登寿①域在反掌之间耳,何患无成? 且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种种不一,悉由胎。
90、如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
91、若其人内无清虚而有障,外无坚固而有碍,岂许入道哉?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壮内以助其外。
92、否则,道亦难期。
93、 其所言易筋者,易之为言大矣哉。
94、易者,乃阴阳之道也。
95、勇即变化之易也。
96、易之变化,虽存乎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存乎人。
97、弄壶中之日月,搏掌上之阴阳。
98、故二竖②系之在人,无不可易。
99、所以为虚、为实者易之③,为刚、为柔者易之,为静、为动者易之。
100、高下者易其升降,后先者易其缓急,顺逆者易其往来,危者易之安,乱者易之治,祸者易之福,亡者易之存,气数者可以易之挽回,天地者可以易之反覆,何莫非易之功也。
101、至若人身之筋骨,岂不可以易之哉。
102、 然筋,人身之经络也。
103、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经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
104、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挺然者也。
105、岂可容其弛、挛、靡、弱哉。
106、而病、瘦、痿、懈者,又宁许其入道乎。
107、佛祖以挽回斡旋之法,俾筋挛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强,筋弛者易之以和,筋缩者易之以长,筋靡者易之以壮。
108、即绵泥之身,可以立成铁石,何莫非易之功也。
109、身之利也,圣之基也,此其一端耳。
110、故阴阳为人握也,而阴阳不得自为阴阳。
111、人各成其人,而人勿为阴阳所罗。
112、以血气之驱,而易为金石之体。
113、内无障,外无碍,始可入得定去,出得定来。
114、然此君功夫,亦非细故也。
115、而功有渐次,法有内外,气有运用,行有起止,至药物器制,节候岁月④,饮食起居,始终各有征验。
116、入斯门者,宜先办信心,次立虞心,奋勇坚往,精进如法,行持而不懈,自无不立跻⑤圣域矣。
117、 般刺密谛曰,此篇就达摩大师本意,言易筋之大概。
118、译而成文,毫不敢加以臆见或创造一语。
119、后篇行功法,则具详原经译义。
120、倘遇西竺高明圣僧,再请琢磨可也。
121、 膜 论 夫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内而精气与神,外而筋骨与肉,共成其一身也。
122、如脏腑之外,筋骨主之;筋骨之外,肌肉主之,肌肉之内,血脉主之;周身上下动摇活泼者,此又主之于气也。
123、是故修炼之功,全在培养血气者为大要也。
124、即如天之生物,亦各随阴阳之所至,而百物生焉,况于人生乎,又况于修炼乎。
125、且夫精气神为无形之物也,筋骨肉乃有形之身也。
126、 此法必先炼有形者,为无形之佐;培无形者,为有形之辅。
127、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128、若专培无形而弃有形,则不可;专炼有形而弃无形,更不可。
129、所以有形之身,必得无形之气,相倚而不相违,乃成不坏之体。
130、设相违而不相倚,则有形者化而无形矣。
131、是故炼筋,必须炼膜,、炼膜必须炼气。
132、然而炼筋易而炼膜难,炼膜难而炼气更难也。
133、先从极难,极乱处立定脚根,后向不动、不摇处认斯真法。
134、 务培其元气,守其中气,保其正气。
135、护其肾气,养其肝气,调其肺气,理其脾气,升其清气,降其浊气,闭其邪恶不正之气。
136、勿伤于气,勿逆于气,勿忧思悲怒以损其气。
137、使气清而平,平而和,和而畅达,能行于筋,串于膜,以至通身灵动,无处不行,无处不到。
138、气至则膜起,气行则膜张。
139、能起能张,则膜与筋齐坚齐固矣。
140、 如炼筋不炼膜,而膜无所主;炼膜不炼筋,而膜无所依;炼筋、炼膜而不炼气,而筋膜泥而不起;炼气而不炼筋膜,而气痿而不能宣达流串于筋⑥络。
141、气不能流串,则筋不能坚固,此所谓参互其用,错综其道也。
142、 挨炼至筋起之后,必宜倍加功力,务使周身之膜皆能腾起,与筋齐坚,着于皮,固于内,始为子母各当。
143、否则筋坚无助,譬如植物,无土培养,岂曰全功也哉。
144、 般刺密谛曰:此篇言易筋以炼膜为先,炼膜以炼气为主。
145、然此膜人多不识,不可为脂膜之膜,乃筋膜之膜也。
146、脂膜,腔中物也。
147、筋膜,骨外物也。
148、筋则联络肢骸,膜则包贴骸骨。
149、筋与膜较,膜软于筋;肉与膜较,膜劲于肉。
150、膜居肉之内,骨之外。
151、包骨衬肉之物也。
152、其状若此,行此功者,必使气串于膜间,护其骨,壮其筋,合为一体,乃曰全功。
153、 内壮论 内与外对,壮与衰对,壮与衰较,壮可久也。
154、内与外较,外勿略也。
155、内壮言坚,外壮言勇。
156、坚而能勇是真勇也。
157、勇而能坚是真坚也。
158、坚坚勇勇,勇勇坚坚,乃成万劫不化之身,方是金刚之体矣。
159、 凡炼内壮,其则有三,一曰守此中道。
160、守中者,专于积气也。
161、积气者,专于眼、耳,鼻、舌、身、意也。
162、其下手之要,妙于用揉,其法详后。
163、凡揉之时,宜解襟仰卧,手掌着处,其一掌下胸腹之间,即名曰中。
164、惟此中乃存气之地,应须守之。
165、守之之法,在乎含其眼光,凝其耳韵,匀其鼻息,缄其口气,逸其身劳,锁其意弛,四肢不动,一念冥心,先存想其中道,后绝其诸妄念,渐至如一不动,是名曰守。
166、斯为合式。
167、盖揉在于是,则一身之精气神俱注于是。
168、久久积之,自成庚方一片矣。
169、设如杂念纷纭,弛想世务,神气随之而不凝,则虚其揉矣,何益之有。
170、 二曰勿他想。
171、人身之中,精神气血不能自主,悉听于意,意行则行,意止则止。
172、手中之时,意随掌下,是为合式。
173、若或弛意于各肢,其所凝积精气与神,随即走散于各肢,即成外壮,而非内壮矣。
174、揉而不积,又虚其揉矣,有何益哉。
175、 三曰待其充周。
176、凡揉与守,所以积气。
177、气既积矣,精神血脉悉皆附之守之不驰,揉之且久,气惟中蕴而不旁溢。
178、气积而力自积,气充而力自周。
179、此气即孟子所谓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者,是吾浩然之气也。
180、设未及充周,驰意外走,散于四肢,不惟外壮不全,而内壮亦属不坚,则两无是处矣。
181、 般刺密谛曰,人之初生,本来原善。
182、若为情欲杂念分文,则本来面目一切抹倒,又为眼、耳、鼻、舌、身、意分损灵犀、蔽其慧性,以致不能悟道,所以达摩大师面壁少林九载者,是不纵耳目之欲也。
183、耳目不为欲纵,猿马自被其锁绊矣。
184、故达摩大师得斯真法,始能只履西归,而登正果也。
185、此篇乃达摩佛祖心印先基,真法在守中一句。
186、其用在含其眼光,七句。
187、若能如法行之,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极乐世界,可立而登矣。
188、 揉 法 夫揉之为用、意在磨砺其筋骨也。
189、磨砺者,即揉之谓也。
190、其法有三段,每段百日。
191、一日揉有节候。
192、如春月起功,功行之时,恐有春寒,难以裸体,只可解开襟。
193、次行于二月中旬,取天道渐和,方能现身下功,渐暖乃为通便,任意可行也。
194、 二曰揉有定式。
195、人之一身,右气左血。
196、凡揉之法,宜从身右推向于左,是取推气入于血分,令其通融;又取胃居于右,揉令胃宽,能多纳气;又取揉者右掌有力,用而不劳。
197、 三日揉宜轻浅。
198、凡揉之法,虽曰入功,宜法天义。
199、天地生物,渐次不骤,气至自生,候至物成。
200、揉若法之,但取推荡,徐徐来往,勿重勿深,久久自得,是为合式。
201、设令太重,必伤皮肤,恐生痪虏;深则伤于肌肉筋膜,恐生热肿,不可不慎。
202、 采精华法 太阳之精,太阴之华,二气交融,化生万物。
203、古人善采咽者,久久皆仙。
204、其法秘密,世人莫知。
205、即有知音,苦无坚志,且无恒心,是为虚负,居诸而成之者少也。
206、 凡行内炼者,自初功始,至于成功,以至终身,勿论闲忙,勿及外事。
207、若采咽之功,苟无间断,则仙道不难于成。
208、其所以采咽者,盖取阴阳精华,益我神智,俾凝滞渐消,清灵自长,万病不生,良有大益。
209、 其法:日取于朔,谓与月初之交,其气方新,堪取日精。
210、月取于望,谓金水盈满,其气正旺,堪取月华。
211、设朔望日遇有阴雨或值不暇,则取初二、初三、十六、十七,犹可凝神补取。
212、若过此六日,则日咽月亏,虚而不足取也。
213、朔取日精,宜寅卯时,高处默对,调匀鼻息,细吸光华,合满一口,闭息凝神,细细咽下,以意送之,至于中宫,是为一咽。
214、如此七咽,静守片时,然后起行,任从酬应,毫无妨碍。
215、望取月华,亦准前法,于戌亥时,采吞七咽。
216、此乃天地自然之利,惟有恒心者,乃能享用之;亦惟有信心者,乃能取用之。
217、此为法中之一部大功,切勿忽误也。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