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心理物理实验揭示皮肤水分感知是如何改变的

2025-01-08 16:11:07 来源: 用户: 

为了阐明导致皮肤潮湿和干燥的视觉线索,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几项心理物理实验,以研究图像处理如何改变对皮肤湿度的视觉感知。

研究表明,强调皮肤亮度的高空间频率成分会降低水分的视觉感知。这些变化与皮肤干燥相关的生理现象非常相似,例如出现白线和强调毛孔,表明这些是感知皮肤干燥的线索。这项研究的结果于 2024 年 12 月 17 日发表在《美国光学学会杂志 A》上。

由于人的面部皮肤会因血流量等因素而发生生理变化,因此它是影响观察者印象并反映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视觉线索。此外,视觉纹理特征增加了皮肤的整体印象。

人们认为视觉系统会利用皮肤亮度和颜色分布等线索来估计皮肤光泽度,并对光泽度产生重大影响。然而,人们对视觉系统感知皮肤水分和干燥度所依赖的线索了解甚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进行了多项心理物理实验,探索影响皮肤水分和干燥感知的视觉因素类型。实验中,研究人员准备了人脸、脸颊和眉毛的图像,包括经过亮度控制的版本。

参与者被要求根据图像刺激的三个视觉属性(水分、光泽度和吸引力)对这些图像进行评分,评分等级从 1(“低”)到 5(“高”)。实验在一间暗室中进行,亮度水平受控,以确保周围的照明不会影响皮肤的外观。

结果证实了感知皮肤水分与图像亮度变化之间存在负相关性。亮度高空间频率成分增加的皮肤图像(调整为更亮的图像)被认为比未调整的皮肤图像更干燥。这种效果归因于强调的白线和局部对比度,这降低了水分的感知。这些视觉变化反映了与皮肤干燥相关的生理现象,例如出现白线和强调毛孔。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