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动态 >

腔肠动物有哪些作用(腔肠动物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8-02 20:40:04来源:

关于腔肠动物有哪些作用,腔肠动物有哪些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概述(Coelenterata ) 后生动物,是有腔肠的动物类群所成的一门。

2、分为有刺胞类(水媳纲、钵水母纲、珊瑚纲)和无刺胞类(栉板类或栉水母类)2个亚门,前者有刺细胞,后者有粘细胞;由于后者完全不具水螅型,所以也可把两者各作为独立的门,即有刺胞动物门(Cn-idaria,或狭义的腔肠动物)和有栉板动物门(Ct-enaria,或栉水母门Ctenophora)。

3、一般认为成体仍保持着原肠胚的形态。

4、身体仅由外胚层和内胚层所构成,无中胚层。

5、内外两胚层之间充有琼质样的胶质,称为胶质层,(有人把散在其中的游走细胞看作为中胚层性的细胞)。

6、由内胚层形成的原肠即为腔肠。

7、内胚层细胞司消化作用进行细胞内消化。

8、原口可成为成体的口。

9、第一节 腔肠动物的特征一、辐射对称  腔肠动物的身体已有固定的形状,且辐射对称,即通过身体的中轴有许多切面将身体分成对称的两半。

10、只有口面和反口面之分。

11、有些种类通过中轴只有两个切面,将身体分成相等的两半,称两辐射对称,如海葵。

12、这是介于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之间的一种形式。

13、二、两胚层及原始的消化腔  腔肠动物是具有真正的内外两胚层动物,在两胚层之间有由内外胚层细胞分泌的中胶层。

14、体内的空腔即原肠腔,有细胞外消化的机能,残渣由口排出,所以又称为消化循环腔,或称腔肠,腔肠动物由此而得名。

15、三、细胞和组织分化  腔肠动物的细胞已分化为皮肌细胞、腺细胞、间细胞、刺细胞、感觉细胞等。

16、皮肌细胞是内外胚层中的主要细胞,可执行上皮与肌肉的生理机能,故称皮肌细胞,这也表明腔肠动物开始有了原始的上皮与肌肉组织。

17、皮肌细胞的基部延伸出一个或几个细长的突起,其中有肌原纤维分布,其成分和收缩机理与高等动物相似。

18、四、网状神经系统  从腔肠动物开始出现神经系统。

19、神经细胞彼此以神经突起相联而成网状,所以称为网状神经系统。

20、神经细胞与内外胚层中的感觉细胞、皮肌细胞相连,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产生有效的反应,但没有神经中枢。

21、神经传导一般没有固定的方向,因此称为分散性神经系统。

22、  腔肠动物没有呼吸与排泄器官,主要依靠细胞表面从水中获得氧气并把二氧化碳等废物直接排入水中,或者排入消化循环腔内,由口排出。

23、五、具水螅型,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  水螅型营固着生活,体呈圆筒状,固着端称基盘,另一端为摄食的口,周围有触手,中胶层薄。

24、珊瑚纲的水螅型,体壁的外胚层可分泌石灰质的外骨骼。

25、水母型营漂浮生活,体呈圆盘状,突出的一面称外伞,凹入的一面称下伞,其中央悬挂着一条垂管,管的末端是口,由口通入消化循环腔和分枝状的辐管,并一直通到伞的边缘连接环管,伞的边缘有触手和感觉器管(平衡囊、触手囊)。

26、水螅水母由下伞边缘向中央伸展一圈薄膜,称缘膜。

27、六、生殖方法  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28、无性生殖常以出芽方式形成群体。

29、有性生殖多为雌雄异体,水螅纲的生殖腺由外胚层形成,但钵水母纲和珊瑚纲的生殖腺却来自内胚层,生殖细胞由间细胞而来。

30、海产种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浮浪幼虫期。

31、第二节 代表动物——水螅  水螅(Hydra)生活在水质洁净的池塘或小溪流中,附着在水草、落叶或水底岩石上一、外形  水螅身体呈圆柱状,一端附着在其他物体上称为基盘,游离一端有圆锥状的突起,称垂唇,中央有口,周围有辐射状排列的触手6—12条,为捕食器官,在体侧常有水螅芽体。

32、二、体壁  由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胶层组成。

33、  (一)外胚层 细胞排列整齐,较薄,由外皮肌细胞、间细胞,刺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和神经细胞组成。

34、外皮肌细胞呈柱状,基部有纵行排列的肌纤维。

35、间细胞是小型未分化的细胞,分布在皮肌细胞之间,由它分化出刺细胞和生殖细胞等。

36、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一种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上和体表。

37、刺细胞内含有一个细胞核和一个刺丝囊,囊内有毒液及一条盘旋的刺丝管,刺细胞外侧有一刺针,当刺针受到刺激时,刺丝连同毒液立即射出,把毒液射入敌害或捕获物中,使之麻醉或杀死,这种刺丝囊称穿刺刺丝囊。

38、水螅还有卷缠刺丝囊及两种粘性刺丝囊,这些都与运动捕食有关。

39、刺丝射出后,刺细胞逐渐萎缩,由间细胞补充。

40、腺细胞主要分布在基盘和口区,分泌粘液,用以附着、保护和协助取食,也可以分泌气体,帮助水螅从水底升到水面。

41、感觉细胞分散在皮肌细胞之间,特别在口周围、触手和基盘上较多;感觉细胞小,端部具感觉毛,基部与神经纤维相连。

42、神经细胞位于外胚层细胞的基部,接近中胶层部分,神经细胞的突起彼此连接,形成神经网。

43、外胚层的主要机能是保护、感觉、运动和生殖等。

44、  (二)中胶层 薄而透明,由内外胚层细胞分泌的胶状物质组成,似弹性骨骼,内有许多小纤维,皮肌细胞突起也伸到其中,起支持身体的作用。

45、  (三)内胚层 由内皮肌细胞、腺细胞、少量感觉细胞与间细胞组成,细胞排列较外胚层厚,内皮肌细胞长而大,通常在细胞的顶端有2条鞭毛,鞭毛的摆动能激动水流,有的皮肌细胞顶端能伸出伪足,用于捕食,进行细胞内消化,因此又称营养肌肉细胞。

46、腺细胞在皮肌细胞之间,内含许多分泌颗粒,能分泌消化酶,进行细胞外消化。

47、间细胞、感觉细胞和神经细胞数目较少。

48、内胚层的主要机能是营养。

49、三、生理  (一)摄食与消化 水螅的食物多为小型甲壳类(水蚤)、水栖寡毛类及昆虫的幼虫等。

50、当水螅感知食物接近触手时,便立即射出刺丝,使其麻醉或杀死,再用触手送入口内,食物被吞入消化循环腔内,由腺细胞分泌消化酶进行细胞外消化,消化后的食物颗粒再由内皮肌细胞伸出伪足,进行细胞内消化。

51、水螅有口无肛门,残渣仍经口排出。

52、  水螅没有呼吸和排泄器官,气体交换和代谢废物的排出由细胞表面直接进行。

53、  (二)运动 水螅营固着生活,当环境不利时,可以离开原来的固着点漂荡,运动方式为丈量式运动,或称尺蠖状爬行。

54、还可作翻筋斗运动,运动一般趋向光线适度、氧气充足、食物丰富的地方。

55、  (三)生殖 营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56、无性生殖以出芽方式进行,出芽的位置一般在动物体中下部;体壁的某一部分向外凸出,形成芽体,逐渐长大,最后基部收缩与母体脱离而独立生活。

57、水螅不形成群体,有性生殖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来临时。

58、雌雄同体,生殖细胞由外胚层的间细胞形成。

59、精巢位于在近触手的一端,呈锥状。

60、卵巢位于近基盘的一端,呈球状,卵子成熟后,卵巢破裂,卵子外露。

61、精子成熟后并从精巢内逸出,在水中游泳,与卵子结合,行异体受精。

62、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后,形成一个实心的原肠胚,并在外胚层外,分泌一层角质膜,保护胚胎。

63、这时胚胎停止发育,并离开母体,沉入水底进入休眠期以渡过严冬。

64、到翌年春季,环境条件较好时,厚的角质膜破裂,胚胎逸出,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65、   (四)再生 水螅的再生能力很强,将水螅体任意切成数段,每一小段都可再生出所失去的部分;而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66、由于水螅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因而是理想的实验动物材料之一。

67、第三节 腔肠动物门的分类一、水螅纲(Hydrozoa)  本纲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海水中,少数生活在淡水。

68、生活史中有固着的水螅型和自由游泳的水母型。

69、水螅型结构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

70、水母型有缘膜,触手基部有平衡囊,生殖腺由外胚层形成,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

71、本纲约有3 700种,代表动物有:水螅、生活在珠江流域的淡水棒螅( Cordylophora lacust ris)和海栖的薮枝螅( Obelia geniculat a)等。

72、二、钵水母纲(Scyphozoa)  或称水母纲(真水母纲)。

73、本纲动物全部海产,水母型极发达,感觉器官为触手囊,无缘膜,水螅型退化成没有,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

74、本纲约200种,常见者有:三、珊瑚纲(Ant hozoa)  全部海产,只有水螅型(单体或群体),没有水母型。

75、有外胚层下陷形成的口道。

76、口道两侧有一纤毛的口道沟,因而体呈左右辐射对称。

77、消化循环腔中有内腔层突出的隔膜,其数目为8个、6个或6的倍数。

78、生殖腺由内胚层形成。

79、中胶层内有发达的结缔组织。

80、多数种类具有石灰质的外骨骼。

81、   海葵(Actiniaria):固着在湖间带的岩石上,或穴居在沙石中。

82、体呈长筒形,无骨骼,肌肉发达,有很多隔膜和触指,总数为6的倍数,触指充分伸展时,呈菊花状。

83、海葵肉食性,贪食。

84、有些种类与其他动物或单细胞藻类共生,为沿海常见动物。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