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动态 >

黄鹤楼崔颢是几年级的课文(黄鹤楼崔颢)

发布时间:2023-07-29 14:50:04来源:

关于黄鹤楼崔颢是几年级的课文,黄鹤楼崔颢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作】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3、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 【注释】   黄鹤楼: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下临长江。

6、传说三国时费祎在此楼乘鹤登仙,也有传说仙人子安曾经乘黄鹤经过此处,住留于此,故名黄鹤楼。

7、 昔人: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8、 悠悠:久远的意思。

9、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隔着江水,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草长得茂盛喜人。

10、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11、汉阳,在武昌西北,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鹦鹉洲,唐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之中,明末逐渐沉没。

13、相传因东汉末年祢衡作“鹦鹉赋”得名。

1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是作者借此以抒写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并感叹人在江湖无依的人生。

15、 【古诗今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已乘黄鹤离去,只留下了这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16、黄鹤一去再也没回来,唯有悠悠的白云千百年来依然飘浮在空中,不因黄鹤离去而有所改变。

17、晴天里,隔着江水,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也长满了茂盛的芳草。

18、时已黄昏,何处是我的家乡?烟波浩渺的大江令人生起无限的哀愁! 【赏析】   崔颢(公元704—754年),汴州(开封)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天宝中任尚书司勋员外郎。

19、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

20、《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21、   此诗为咏黄鹤楼的名篇佳作,即便是大诗人李白也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因为崔颢的诗实在太高妙了。

22、他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与人生的感发写得如此空灵,如此真实,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时空切换自然,意境深远而又不晦涩,犹如信手拈来,读之如若行云流水,一泻而下。

23、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4、”诗人起笔从黄鹤楼远古的传说写起,昔日的仙人子安早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留下了这座空空荡荡的黄鹤楼。

25、这远古传说的追溯,既令读者想知道黄鹤楼的来历,也无疑是为黄鹤楼罩上了一层神奇虚幻的神秘色彩。

26、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27、”无论从律诗的格律还是从意思上看都是承首联而来,仙人乘鹤而去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过,在这漫长的年月里,黄鹤楼有什么变化吗?没有。

28、“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在说天空的白云千百年来依然在空中飘来荡去,并没有因黄鹤一去不返而有所改变。

29、在诗人的笔下,“白云”也仿佛有了情感,有了灵魂,千百年来朝来夕往,黄鹤楼相伴。

30、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31、”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32、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已黄昏,何处是我的家乡?烟波飘渺的大江令人生起无限的乡愁!这是写诗人所感,感叹人生,感叹乡愁。

33、至此,诗人的真正意图才显现出来,吊古是为了伤今,抒发人生之失意,抒发思乡之情怀。

34、   全篇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没有一丝斧凿痕迹。

35、诗的前四句是叙仙人乘鹤的传说,写的是想象,是传说,是虚幻的;而后四句则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所感,抒发个人个人情怀。

36、将神话与眼前事物巧妙融为一体,目睹景物,吊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新,一气贯通。

37、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38、表现无限惆怅之意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