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关系可以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吗(依恋关系可以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
大家好,小讯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依恋关系可以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吗,依恋关系可以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是的,亲子的依恋关系可以分为不安全依恋与安全依恋。
2、而在其中不安全依恋分为两种,分别是焦虑-反抗型依恋以及焦虑-回避型依恋。
3、美国心理学家MaryAinsworth根据陌生情境下幼儿与母亲分离与重聚时以及陌生人在场时的表现,将幼儿的依恋类型划分为典型的三类:安全型依恋、焦虑一回避型依恋、焦虑一反抗型依恋。
4、安全依恋的幼儿当母亲在场的时候急于探索游戏室。
5、但母亲离去时表现出不安。
6、当母亲回来时,幼儿会主动发起与母亲的互动,寻求与母亲的身体接触,很快从不安中平静下来,接着开始探索行为。
7、对陌生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警觉与怕生,但有时也能试图接近并向陌生人表示友好。
8、焦虑一回避型依恋的幼儿和母亲进入游戏室后立即开始玩耍,没有注意或很少注意到母亲的离去,在母亲离去后仍能继续玩耍。
9、母亲回来时,表现出对母亲的回避行为,不注视母亲,而是寻找玩具。
10、对待陌生人甚至比对待母亲的回避还少一些。
11、焦虑一反抗型不安全依恋的幼儿一进入游戏室就表现出“痛苦”,对新奇环境相对没有兴趣。
12、整个过程都担心着母亲的去向,母亲离开后十分沮丧,母亲回来时表现出矛盾行为,即寻求接触与接触抗拒,不容易平静下来,整个过程都表现出不安和痛苦。
13、对陌生人不主动接近,社会适应上表现消极。
14、扩展资料研究亲子依恋的应用及影响:Bowlby(1973)的依恋研究发现,母亲是幼儿的第一依恋对象。
15、母亲与幼儿交往过程中的积极经验帮助幼儿形成对周围世界和自我的基本信任感,将母亲视为安全基地;由这种基本信任感形成一个对压力事件的适当预期,知道这些事件尽管是需要努力去面对,去忍受,但毕竟是可以应付的。
16、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理论趋势强调个体差异在应对和适应环境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主要作用。
17、压力情境下,依恋系统被激活,安全依恋可能是帮助个体积极评价压力情境的内部资源,从而可以建设性解决这些事件,提高自身的健康和适应能力。
18、此外,安全依恋的个体有一种很强的自我效能感和对事件的控制感,有自信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寻求外部帮助。
19、不安全依恋会降低个体在遭遇压力时的心理弹性,可能是导致个体适应障碍以及较差的处理压力事件能力的内在因素。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