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的别称拼音(不同年龄的别称)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编田甜,关于不同年龄的别称拼音,不同年龄的别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田甜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孩提 幼儿时期 总角 童年时期 及笄 女子15岁 弱冠 男子20岁 花信 女子24岁 而立 30岁 不惑 40岁 知命 50岁 花甲 60岁 古稀 70岁 喜寿 77岁 米寿 88岁 白寿 99岁 耄耄 80-90岁 期颐 100岁 *********** 中国的语言文字中,有着绚丽多彩的语言之花,年龄的别称是其中一奇葩,堪称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丽精品。
2、 以“襁褓”借代未满周岁婴儿的年龄。
3、襁褓是包裹婴儿的布或背负婴儿的袋布。
4、这是以婴儿身上必有系带物这一特征借代婴儿的年龄。
5、如《论语·子路》中有“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
6、句意即“四面八方的老百姓背负着婴儿到来了”。
7、 以“孩提”借代二三岁儿童的年龄。
8、《孟子·尽心上》中有“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的“孩提”指可以提抱而未能独立行走的儿童。
9、现在俚语中也有“手里有孩提,才知当初父母时”的俗语。
10、有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
11、” 以“总角”、“垂髫”借代幼年儿童的年龄。
12、《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中提到“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这“总角”指小孩头上扎起像角一样的束发。
13、这也以小孩身上的特征借代四岁到七八岁孩童的年龄。
14、《桃花源记》中所说“黄发垂髫”的“垂髫”指小孩头上散垂下的头发,也以小孩头上的特征借代小孩的年龄。
15、 以“豆蔻年华”借喻少女的妙龄。
16、杜牧《赠别》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句,意即芳龄十三多岁,身姿轻盈漂亮的歌伎好像南方豆蔻花一样美丽可爱。
17、现也已用“豆蔻”泛指青年男女的青春岁月。
18、 以“及笄”借代十五岁少女的年龄。
19、《礼记》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及笄”句,意为古代女子到十五岁时行冠礼,用竹笄束起头发。
20、后人相袭沿用,习惯以“及笄”称女子十五岁妙龄。
21、今古相承,用乘数借代积数法,沿用在年龄别称上。
22、如“二八佳庆”借代庆贺十六岁生日节,也有以“三五”借代十五岁,以“二九”借代十八岁芳龄。
23、 以“弱冠”、“加冠”、“冠”借代成年人年至廿岁。
24、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句,袁枚《祭妹文》中有“予弱冠粤行,汝犄裳悲恸”句,《论语·先进》中有“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句的“加冠”、“弱冠”、“冠”都指男子到了廿岁束发行冠礼,表示进入成年期了。
25、 以“而立”、“不惑”、“知天命”依次借代三十岁、四十岁和五十岁。
26、《论语》中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句,意为:(因为)我十五岁立志向学,(所以)到了三十岁时,就能独立工作,且有独立理解(复杂)问题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到了四十岁时,在复杂事物面前,就能识别是非、善恶、真假,不受其迷惑,到了五十岁时,就能懂得主观思想和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
27、古人也以“半百”、“知非之年”指代五十岁。
28、 以“花甲”、“花甲子”、“平头甲子”借代老年人的六十岁。
29、《唐事纪事》中有“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句和古祝寿楹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句的“花甲子”、“花甲”皆指代六十岁。
30、这是来自夏历(农历)干支纪年法中的第一年叫甲子年,而第六十年叫癸亥年,周而复始,另起一轮的第一年又叫甲子年。
31、故称“循环落落如弄珠”、“花甲重开”。
32、 以“黄发”借代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中的“黄发”即花白头发的老人。
33、 以“下寿”、“中寿”、“上寿”依次借代六十、七八十、九十岁老年人的年龄。
34、如《左传·?之战》中有“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句,“中寿”指代七十到八十岁。
35、古人以六十岁为下寿,七十岁到八十岁为中寿,九十岁为上寿。
36、 以“耆”借代六十岁以上的年龄。
37、如《礼曲·礼上》中有“六十曰耆”,《荀子·致士》中有“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38、 以“耄耋”借代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老年人的年龄。
39、如“耄耋之年”。
40、《左传·僖公九年》中“以伯摆动耋老,加劳”一句中的“耋”指七十至八十岁。
41、《礼曲·礼上》中有“八十九十曰耄”一说。
42、 “期颐”则指百岁。
43、“期颐”意为期望保养(调养)。
44、可见古人能活到百岁者很难,极稀少。
45、如“当今之世,期颐者少矣”,意即现在世间人,能活到百岁的极少了。
46、 从以上的这些说法可见三点,首先,古人非常崇尚老年人,深知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47、后人的事业成就,就是在前人的肩上更上一层楼的。
48、故对老年人年龄的别称特别多,也特别优雅、形象。
49、 其次,古人善于从事物的本质特征上,用借代、借喻手法给各个年龄段起美称,令人望而晓之,见而知之,想而得之,用而准之。
50、 最后,各种别称都典雅脱俗,形象生动,令人易记难忘,既富有特征特殊性,又有约定俗成性。
51、只要具备一般文化程度的人都能理解并使用,世代相传,并按其规律创新。
52、□许书合 *********************** 自古以来,我国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
53、 不满周岁——襁褓 12岁(女)——金钗之年 2~3岁——孩提 13岁(女)——豆蔻年华 女孩7岁——髫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男孩8岁——龆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幼年泛称——总角 20岁(女)——桃李年华 10岁以下——黄口 24岁(女)花信年华 13~15岁——舞勺之年 至出嫁—— 梅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古代年岁的别称 总角:指童年。
54、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
55、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56、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57、” 垂髫:指童年。
58、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59、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60、” 束发:指青少年。
61、 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62、《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63、” 及笄:指女子15岁。
64、 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65、“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66、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
67、 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
68、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
69、《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70、” 弱冠:指男子20岁。
71、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72、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73、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74、” 而立:指30岁。
75、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76、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77、《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78、” 不惑:指40岁。
79、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80、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81、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82、” 艾:指50岁。
83、 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84、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85、《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花甲:指60岁。
86、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
87、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88、” 古稀:指70岁。
89、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90、”亦作“古希”。
91、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92、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93、” 黄发:指长寿老人。
94、 语出《诗经》,如《诗·鲁颂· 宫》“黄发台背”。
95、老人头发由白转黄。
96、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97、”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8、” 鲐背:指长寿老人。
99、 语出《诗经》,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
100、《尔雅·释诂》:“鲐背,寿也。
101、”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102、 期颐:指百岁。
103、 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104、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105、苏拭《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106、” 《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也谈古代年岁的别称 看了《读者文摘》1983年第一期刊登的杨权同志写的《古代年岁的别称》一文,很感兴趣,也摘抄一点来凑趣。
107、 汤饼之期:婴儿出生三朝,称为“汤饼之期”。
108、 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109、 初度:指小儿周岁。
110、 语出清代文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
111、后来亦泛指生日为“初度”,如六十岁生日称为“六十初度”。
112、 龆龀:指儿童。
113、 语出《韩诗外传》卷一:“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
114、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齿……” 教数之年:指儿童九岁。
115、 外傅之年:指儿童十岁。
116、 舞勺之年:指儿童十三岁。
117、?? 以上皆出自《记》。
118、 破瓜之年:指十六岁女子。
119、 这是旧时文人将“瓜”字拆为二八字以纪年。
120、《通俗编·妇女》:“宋谢幼 词:‘破瓜年纪小腰身’。
121、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
122、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123、” “破瓜之年”亦谓六十四岁。
124、《通俗编》又云:“若吕岩赠张泊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
125、 有室之年,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结婚之年。
126、 语出《礼·曲礼上》。
127、 杖家之年:指五十岁。
128、 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129、 杖国之年:指七十岁。
130、 杖朝之年:八十岁。
131、?? 以上称谓,皆出于《王制》。
132、 下寿:六十岁。
133、 中寿:八十岁。
134、 上寿:一百岁。
135、?? 以上称谓,出于《庄子》。
136、 花甲重开:一百二十岁。
137、 古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138、?? 此外,还有把六十岁以上的人统称为“耆老”,八十岁以上的人称为“大耋”。
139、亦有泛称老人为“龙钟”、“潦倒之年”的。
140、 《广韵》:“龙钟,竹也,老者如竹枝摇曳,不治禁持。
141、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颠倒阻滞,如人之遭际 ,故云。
142、” 参考文献:摘自网上。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