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经验 >

爱因斯坦相对论内容是什么(爱因斯坦相对论内容)

发布时间:2024-05-24 14:00:27来源: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编田甜,关于爱因斯坦相对论内容是什么,爱因斯坦相对论内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田甜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楼主您说错了,探测日食验证的是广义相对论的另一基本推断: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

2、这个实验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3、 1911年爱因斯坦在《引力对光传播的影响》一文中讨论了光线经过太阳附近时由于太阳引力的作用会产生弯曲。

4、他推算出偏角为0.83″,并且指出这一现象可以在日全食进行观测。

5、1914年德国天文学家弗劳德(E.F.Freundlich)领队去克里木半岛准备对当年八月间的日全食进行观测,正遇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观测未能进行。

6、幸亏这样,因为爱因斯坦当时只考虑到等价原理,计算结果小了一半。

7、1916年爱因斯坦根据完整的广义相对论对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重新作了计算。

8、他不仅考虑到太阳引力的作用,还考虑到太阳质量导致空间几何形变,光线的偏角为:α=1″.75R0/r,其中R0为太阳半径,r为光线到太阳中心的距离。

9、  1919年日全食期间,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派出了由爱丁顿(A.S.FEddington)等人率领的两支观测队分赴西非几内亚湾的普林西比岛(Principe)和巴西的索布腊儿尔(Sobral)两地观测。

10、经过比较,两地的观测结果分别为1″.61±0″.30和1″.98±0″.12。

11、把当时测到的偏角数据跟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期比较,基本相符。

12、这种观测精度太低,而且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13、人们一直在找日全食以外的可能。

14、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射电天文学带来了希望。

15、用射电望远镜发现了类星射电源。

16、1974年和1975年对类星体观测的结果,理论和观测值的偏差不超过百分之一。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